近日,2018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评选于近期拉下帷幕,秉承优中选优的原则,本年度共有6项成果被授予地质科技类一等奖、8项成果授予地质科技类二等奖,4项成果授予地质科普类二等奖,1人获国际科技合作奖。其中,“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与沉积盆地深部热能传输机制研究”荣获地质科技奖(一等奖)。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手段。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地热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持下,围绕不同类型地热资源的热能传输机制、勘查评价技术、开发技术等关键问题,通过开展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据介绍,“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与沉积盆地深部热能传输机制研究”解决了不同尺度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利用的难题,并研发了干热岩靶区优选技术,成果转化后拉动地热产值7500亿元,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00万吨。 解决的主要问题:全面查明了我国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分布特征,首次系统评价了全国地热资源潜力。在完成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浅层地热能科学开发利用区划方案,解决了不同尺度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利用的难题。 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①该成果在110多家单位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支撑了国家、地方地热勘查;②探获了103处大中型地热田,新增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26亿吨,探获3处180℃以上优质干热岩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数亿元,拉动地热产值达7500亿元,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00万吨。 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①构建了区域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技术;②提出了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的8种成因模式,开展了沉积盆地深部热能传输机制研究,取得了川西、藏南古堆等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突破;③研发了干热岩靶区优选技术,提出了四种类型干热岩成因机制,圈定了共和盆地、雷琼地区等12处干热岩勘查开发靶区,成功探获优质干热岩体。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①组建了“地热干热岩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基地”;②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③培养了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部、局杰出人才,7名研究生。 有关专家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是我国地热资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系统体现,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中国矿业报、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